我省唯一杜松人工繁育林地面临困境分析
我省唯一杜松人工繁育林地面临困境
在榆林市神木县锦界镇乌讨害村,有一块占地仅40余亩的苗圃,里面密密麻麻地种植着3万株杜松,由于株行距太小,根系不能充分延伸,严重影响阳光照射、空气补给和土壤营养吸收,今年以来已致10余株杜松枯死。
这是我省唯一的杜松人工繁育林地。“这批树最好尽快出圃,不然还会不断枯死。”神木改林园林绿化公司的负责人乔大文显得十分焦虑。
13年艰辛繁育成功
杜松属常绿针叶树种,枝叶稠密,树形美观,耐寒、耐旱,适应性强。但由于种籽2―3年才能成熟,且种壳坚硬,种面布有植物蜡,含仁率又低,自然发芽极为困难。因此野生数量逐渐减少,成为濒危树种。目前分布在东北、陕甘宁等地区的杜松,多为与侧柏、油松等混生,没有纯林。
1999年,乔大文成立了园林公司。在国家、榆林市林科院专家的参与指导下,他从神木、府谷各地采集了1000余公斤杜松籽种,开始研究如何人工繁育杜松。杜松是由于种籽发芽率低才导致了数量减少,所以研究种籽问题成为技术难点——仅种籽的脱蜡试验就进行了500多次。其困难程度远远超过了乔大文的想象:“很多次都想放弃了,但我还是想做出点成绩,不能半途而废。”经过了整整4年,育种试验取得成功。
接下来,繁育出的这些杜松苗子到底能不能适应陕北的气候?乔大文又开始了移栽试验。首先是土质。沙土、红泥土、黄土地、石崖上,能想到的地方他都试了个遍,结果显示全部生长良好。其次是移栽的时间气候。“春夏移栽当然是没问题的,冬天行吗?”神木的冬天,零下20多度,乔大文冒着严寒尝试在冬天移栽,实验结果让他大为惊奇,“移栽后看着像冻死了,等到来年开春天气暖和又都发芽了。”
杜松的各种养护费、人工费,投资非常大。这些年下来,每株杜松的培育和养护成本在1200元左右。已投进去几千万元的乔大文,资金的接续问题一直困扰着他。
13年的艰辛终于有了回报。2011年9月,陕西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派出专家组,现场对这批杜松勘验鉴定通过初审,并命名为“神杜1号”。经权威测定,平均树高2.5至3米,胸径3至5厘米,冠幅65至80厘米。2012年1月,造林治沙劳模牛玉琴在实地察看后认为,杜松应该永葆长青,建议有效推广利用。
3至5年可能大部分会枯死
3万株杜松挤在40余亩的苗圃里,已严重影响到了杜松的生长。“一般来说株行距应该在4米左右,我们现在已经谈不上行距了,而是完全挤在一起,今年死了10余株,以后可能会逐渐增多。”乔大文很无奈。
然而,株行距并非他最大的无奈。苗圃用地是租赁村民土地,租赁期限已超过两年,超期的这两年租价高出过去20倍。可是即便如此,现在想和村民高价续租也依然谈不妥,部分村民甚至对杜松园断电断水。因此,尽快出圃已成唯一选择。
十几年前,在成立园林公司之初,乔大文以为繁育杜松能给自己带来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繁育成功后才发现困难重重。由于长期稀缺,传统习惯上人们已不使用杜松,加之大多数人不知道杜松品种,绿化单位也不设计使用,施工单位不购买,就很难大批售出。“这些年来,杜松几乎没给我带来什么收益,都是靠卖樟子松等别的苗木来维持公司运转。”乔大文说,“最近不断有人给我打要买杜松,但以零星散销办法将这批树卖掉,我觉得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于心不忍。”
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如果再不移栽,出不了三五年,这批杜松大部分会枯死。对于乔大文来说,那将是巨大损失;对于杜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长沙牛皮癣医院有哪些黄褐斑丙肝合并乙肝该如何治疗
玉林哪家治疗白癜风医院好南昌医院妇科治疗哪家好
台州白癜风医院排名
-
狗狗挤肛门腺的方法位置
菜谱2022年06月17日
-
狗狗挠眼睛的问题位置
菜谱2022年06月17日
-
狗狗得了青光眼怎么医治位置
菜谱2022年06月17日
-
狗狗得了青光眼怎么办图位置
菜谱2022年06月17日
-
狗狗得了血管瘤怎么办图位置
菜谱2022年06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