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非作别江南再创新重新审视变革中的乡村伦权衡
《望春风》则是格非关于故乡和乡村题材的收官之作。小说以儒里赵村一个个普通而又不平凡的村民故事为切入点,描写江南乡村半个多世纪的历史运动。
近日,文坛期待多时的上届茅盾文学奖获奖者、作家格非终于交出了自己的长篇新作——— 《望春风》,由译林出版社出版,并在北京举行了新书发表会。格非携手学者、作家梁鸿,一同就新作《望春风》展开了对话和讨论。
梁鸿评价格非的语言“有一种内在的安静”。他指出,现在很多人写乡村容易写得纷乱,但是《望春风》却有“压得住”的东西,“这种语言的修辞最终贡献出一种气质来,这种气质在中国作家里面独树一帜。”
比“三部曲”更接地气,更沉稳
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2 岁的格非就以成名作《迷舟》声震文坛,成为“先锋小说三驾马车”之一。三十年多来,格非在多重身份中耕耘,更在2015年凭“江南三部曲”摘得第九届茅盾文学奖殊荣。
而《望春风》则是格非关于故乡和乡村题材的收官之作。小说以儒里赵村一个个普通而又不平凡的村民故事为切入点,描写江南乡村半个多世纪的历史运动。随着“乡土中国”面临终结,《望春风》是对现代乡村伦理和历史变革机会的一次重新审视。
相对于“江南三部曲”,《望春风》更接地气,更加沉稳。格非谈到,《江南三部曲》最后一部《春尽江南》的结尾,当庞家玉孤独地死去的时候,写得过于悲观了,“我当时就在想,她和端午还有没有更好一点的命运?如果有,那会是什么样的命运?所以在《望春风》中,我给他们安排了稍好一点的结局。”对格非来说,《望春风》是他对半个世纪以来的江南作的一次告别。
“废墟之上,仍有野草丛生”
虽然上海、广东的出货量比厦门多 “严格意义上,我没有写过一部反映中国农村社会现实的作品。我只是写故乡,小说里的人物,和我,都要不断地重返故乡。”格非在发布会上说。
格非出生于江苏丹徒,离镇江市二十多公里,那是典型的一个村庄。2004年,格非回到久别的故乡,“我发现整个地方都变了,那么多人到哪儿去了?”当时,格非就在心里埋下了一颗写作的种子。“几年后,又有一次回老家的机会,但没想到那个地方长起了高高的芦苇,还有各种小野兔。那个废墟在短短的五六年时间里,居然能自身恢复起来,我当时特别感动。”
“《望春风》所要描写的,就是在那样的大地一片废墟之上,仍有野草丛生的场景。”梁鸿表示,这片废墟之上曾有过很多鲜活的生命,比如小说里的高静邦,后来变成一个走乡串户的做菜老头。在其他时候,这些人物是木讷的,没有任何标识和精神特征,但是废墟赋予他们存在感,“因此,小说里每个人物有鲜明的特征,有着时代的个性。”
格非:每一代人都有存在的理由
《望春风》似乎完成了一次几乎不可能的返乡之旅。但梁鸿认为,《望春风》并不是中国式的桃花源,而恰恰是中国式的失落。
为了写《望春风》,格非对小说涉及的历史地理和社会环境,预先做了大量调查和走访,也使用了许多真实地名。小说中的儒里赵村是一个典型的传统村庄,它同时囊括了乡村的两方面意义,一是中国传统的礼仪纲常,二是社会主义革命后,移风易俗产生的新风尚。
“人走了,村庄被铲除了,但那些声音还在,他们说过的话还在你眼前。”就像阿根廷小说《莫雷尔的发明》里描写的时间机器一样,格非也希望通过一个类似的时光装置,也许是文学,让这些人重返现场,“这个就是文学的作用,文学可以让他们回来”。
格非强调,他并无意缅怀或找回过往的农村精神,或许他们的价值观我们不认同,但“每一代人都有存在的理由”,《望春风》意在重现半世纪以来这些人的生活,“文学确实依赖于我们对现实里隐藏的关系的再发现,只有通过再发现才有新的认识。”格非说。
(:郑娜)
南昌男科医院电话武汉白癜风医院排名
固原有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吗
- 上一篇:黎明之前关于黎明之前电视剧的介绍永恒
- 下一篇:双鱼座女生打动男人的特质权衡
-
狗狗挤肛门腺的方法位置
菜谱2022年06月17日
-
狗狗挠眼睛的问题位置
菜谱2022年06月17日
-
狗狗得了青光眼怎么医治位置
菜谱2022年06月17日
-
狗狗得了青光眼怎么办图位置
菜谱2022年06月17日
-
狗狗得了血管瘤怎么办图位置
菜谱2022年06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