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物联网产业链大环节贸易
1. 物联产业链构成
物联产业链包含芯片提供商、传感器供应商、无线模组(含天线)厂商、络运营商、平台服务商、系统及软件开发商、智能硬件厂商、系统集成及应用服务提供商八大环节。
(1)芯片提供商:物联的大脑;
低功耗、高可靠性的半导体芯片是物联几乎所有环节都必不可少的关键部件之一。依据芯片功能的不同,物联产业中所需芯片既包括集成在传感器、无线模组中实现特定功能的芯片,也包括嵌入在终端设备中提供“大脑”功能的嵌入式微处理器。传统的国际半导体巨头,如ARM、英特尔、高通等。
(2)传感器供应商:塑造物联的五官;
传感器本质是一种检测装置,是用于采集各类信息并转换为特定信号的器件,可以采集身份标识、压力、温度、湿度、光线、声音、气味等信息。常用的传感器可分为物理类传感器、化学类传感器、生物类传感器三大类。传感器行业目前主要由美国、日本、德国的几家龙头公司主导,而我国传感器市场中具有代表性的企业有汉威电子、歌尔股份、高德红外、耐威科技、华工科技、远望谷等。
( )无线模组厂商:实现联和定位的关键
无线模组可以分为通信模组和定位模组两大类。常见的局域技术有WiFi、蓝牙、ZigBee等,常见的广域技术主要有工作于授权频段的2/ /4G、NB-IOT和非授权频段的LoRa、SigFox、等技术,不同的通信对应不同的通信模组。目前,在无线模组方面,国外企业仍占据主导地位,包括Telit、SierraWireless等。国内厂商也比较成熟,能够提供完整的产品及解决方案。
(4)络运营商:掌控物联的通道;
络运营商是目前物联产业链中最成熟的环节。物联的络是指各种通信与互联形成的融合络,包括蜂窝、局域自组、专等,因此涉及到通信设备、通信络、SIM制造等。物联很大程度上可以复用现有的电信运营商络,如有线宽带、2/ /4G移动络等,是目前国内物联发展的重要推动者。因此这个环节将聚焦三大电信运营商和与之紧密相关的SIM卡制造商。
(5)平台服务商:完善物联的有效管理;
物联平台作为设备汇聚、应用服务、数据分析的重要环节,既要向下实现对终端的“管、控、营”,还要向上为应用开发、服务及系统集成提供PaaS服务。根据平台功能的不同,可分为设备管理平台、连接管理平台和应用开发平台 种类型。国内的物联平台企业主要存在三类厂商,一是三大电信运营商,其主要从搭建连接理平台方面入手;二是BAT、京东等互联厂商,其利用各自的传统优势,主要搭建设备管理和应用开发平台;三是在各自细分领域的平台厂商。
(6)系统及软件开发商:打造物联的动脉;
物联的系统及软件一般包括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可以让物联设备有效运行。其中,操作系统(OS)是管理和控制物联硬件和软件资源的程序,是最基本的系统软件。其它应用软件都在操作系统的支持下才能正常运行。目前,发布物联操作系统的主要是一些IT厂商。应用软件开发主要集中在车联、智能家居、终端安全等通用性较强的领域。
(7)智能硬件厂商:提供物联的终端承载;
智能硬件是指集成了传感器件和通信功能,可接入物联并实现特定功能或服务的设备。按照面向的购买客户来划分,可分为2B和2C类。2B类包括表计类,如智能水表、智能燃气表、智能电表、工业监控检测仪表等,车载前装类,工业设备及公共服务监测设备等;2C类主要指消费电子,如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等。
(8)系统集成及应用服务提供商:物联应用落地的实施者;
系统集成是根据一个复杂的信息系统或子系统的要求,把多种产品和技术验明并接入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的过程。目前主流的系统集成做法有设备系统集成和应用系统集成两大类。面对物联的复杂应用环境和众多不同领域的设备,系统集成商可以帮助客户解决各类设备、子系统间的接口、协议、系統平台、应用软件等与子系统、建筑环境、施工配合、组织管理和人员配备相关的问題,确保客户得到最合适的解决方案。
2. 物联产业区域分布
从空间分布来看,我国已初步形成分别以北京-天津、上海-无锡、深圳-广州、重庆-成都为核心的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和中西部地区四大区域集聚发展的物联产业空间格局。各产业集聚区相互独立、各有特色。
(1) 以北京-天津为核心的环渤海地区是国内物联产业重要的研发、设计、设备制造及系统集成基地。该地区关键支撑技术研发实力强劲、感知节点产业化应用与普及程度较高、络传输方式多样化、综合化平台建设迅速、物联应用广泛,并已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物联产业发展体系架构。
(2)以上海-无锡为核心的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物联技术和应用的起源地,在发展物联产业领域拥有得天独厚的先发优势。凭借电子信息产业深厚的产业基础,长三角地区物联产业发展主要定位于产业链高端环节,从物联软硬件核心产品和技术两个核心环节入手,实施标准与专利战略,形成全国物联产业核心与龙头企业的集聚。
( )以深圳-广州为核心的珠三角地区是国内电子整机的重要生产基地。在物联产业发展上,珠三角地区围绕物联设备制造、软件及系统集成、络运营服务,以及应用示范领域,重点进行核心关键技术突破与创新能力建设、着眼于物联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管理信息化水平提升,以及农村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
(4)以重庆-成都为核心的中西部地区物联产业发展迅速,各重点省市纷纷结合自身优势,布局物联产业,抢占市场先机。湖北、四川、陕西、重庆、云南等中西部重点省市依托其在科研教育和人力资源方面的优势,以及RFID、芯片设计、传感传动、自动控制、络通信与处理、软件及信息服务等领域较好的产业基础,构建物联完整产业链条和产业体系,重点培育物联龙头企业,大力推广物联应用示范工程。
中国物联产业聚集分布图
. 物联产业各环节分布
我国部分地区依托经济环境优良、地方财力雄厚、配套产业基础和设施完善等条件,建设了一大批物联示范项目,带动了相关技术和产品的大范围社会应用,为物联的推广与普及提供了良好的氛围。总体来看,产业基础较好的地区,分别在感知层、络层、平台层、应用层四个层面确定各自的优势领域。
(1) 北京科研实力首屈一指,物联技术研发及标准化优势明显,拥有等业务领域涉及物联体系各架构层的物联企业,在核心芯片研发、关键零部件及模组制造、整机生产、系统集成、软件设计以及工程服务等领域已经形成较为完整产业链。
(2)无锡的传感产业实力强大,拥有较强的城市综合实力和良好的产业基础,集成电路、软件和服务外包等产业在全国城市中名列前茅。无锡规划重点加强感知、传输、处理、共性技术创新;采取引进、合作、培育等方式,建立健全物联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所需的各级各类服务平台。
( )上海产业技术基础雄厚,是中国物联技术和应用的主要发源地之一。上海市将先进传感器、核心控制芯片、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组和协同处理、系统集成和开放性平台技术、海量数据管理和挖掘等物联技术作为物联产业中重点发展的领域。
(4)深圳是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国际化的领军城市,电子信息产业链条完善,企业创新能力强劲。深圳市在物联技术方面形成了自身独特的优势,在信息通信、传感技术、射频识别等产业链环节,拥有先进的技术和解决方案。深圳计划着力加强物联关键技术攻关和应用;建设物联传感信息络平台、物联信息交换平台和应用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加大城市物联传感络建设与整合力度;增强物联在工业领域的应用。
(5)除以上地区,其余众多地区也将物联产业发展规划为当地重点发展产业,RFID与传感器、物联设备、相关软件,以及系统集成与应用等几大物联产业环节的分布已经呈现相对集中的态势。随着未来中国物联产业规模的不断壮大,以及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产业链之间的分工与整合也将随之进行,区域之间的分工协作格局也将进一步显现。
4. 中国各地区物联产业优势行业概览
我国正处于物联快速发展时期,产业规模将突破万亿,产业链基本完善。各区域产业集聚各有特色,在芯片制造、读写器制造、标签成品制造、系统集成、络提供与运营服务和应用示范等环节发展各有侧重,产业领域和公共服务保持协调发展。在活跃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驱动下,新三板企业达到267家。
新三板物联企业数量分布情况
(智慧城市行业分析)
荆门白癜风治疗中心朔州白癜风好的医院
福州治疗睾丸炎哪家好
- 上一篇:西克RAGV创新研讨会月日贸易
- 下一篇:虹润计数器频率表荣获项软件著作权贸易
-
漂亮的观赏鱼为什么褪色位置
烘焙2022年06月13日
-
溜拉布拉多犬有什么好处位置
烘焙2022年06月13日
-
深圳翔鹏宠物训练学校协办宠仔圈首届宠物视位置
烘焙2022年06月13日
-
清除狗狗臭味的居家方法位置
烘焙2022年06月13日
-
清道夫鱼价格清道夫鱼价格算不上很高位置
烘焙2022年06月13日
-
你适合喂养博美犬吗位置
烘焙2022年06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