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落脚的一房一价.蹭飞

烘焙 2021年03月16日

从5月1日起,“醉驾入刑”正式开始在全国执行。随着各地“入刑第一人”的诞生,一时间,不少人在饭桌上开始谈酒色变;同是从5月1日起,《商品房销售明码标价规定》要求全国商品房销售实行“一房一价”。随后,发改委检查组曝光中信、中海等知名房地产公司的项目未按规定明码标价。根据各类媒体的调查结果来看,“一房一价”在这半个月内形同虚设,众开发商“面不改色”。

同是按规矩办事,为何“醉驾入刑”和“一房一价”的影响力会有如此差距?“一房一价”为何在市场中难以找到落脚点?

丹麦成为第一个被批准向中国出口包括香肠在内的熟制猪肉产品的国家。“这对丹麦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一是缺乏明确的指标。

“醉酒”和“酒后”的区别,通过仪器的测试很容易就可以得出真实、客观结论。

而“一房一价”一出台就遭到了开发商的“见招拆招”。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浑身解数的开发商先是想出了“报高价、贱卖房”的手段,随后又拿出精装、简装、毛坯的概念搅浑标价,牢牢地把价格调节的主动权留在了自己的手中。如何才算“一房一价”,实际已经没有了标准。

发改委即将开展的大检查包括9项重点内容,但仍难有客观的硬指标作为处罚的依据。对于某些开发商来说,“一房一价”只是一个概念性的转变,不会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二是违规成本太低。

包括公共场所“禁烟令”在内的众多法律法规形同虚设,都是因为违规成本几乎为零。

“一房一价”实际上遭遇了同样的困境。房地产开发企业违反明码标价规定,按《价格法》和《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每套仅处5000元罚款,即使是最严厉的处罚,上限也仅为50万元。这样的处罚力度对于项目销售额动辄上亿元的房地产开发商而言,能否起到规范其行为的作用,不得不令人怀疑。毕竟与赚回来的利润相比,这样的处罚无异于九牛一毛。

三是监管难度不小。

2010年4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就曾下发通知要求房地产项目要在10日内一次性公开全部准售房源及每套房屋价格,并严格按照预售方案申报价格,明码标价对外销售。出台商品房销售明码标价的城市不少,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却很难收到实效,除违规成本外,监管不严、执法不力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之前的商品房价格管理多集中在房管部门,在本次发改委主管的检查之后,物价局、价格监督检查局等多个部门也将参与其中,法规执行起来首先面临执法单位众多的考验,而遇到政策之间的矛盾与抵触时,以哪部规定为准又成为新的问题。况且,要对众多楼盘的每一套房屋价格和公示情况进行监管,需要占用地方政府大量的行政资源,如何避免人走茶凉的一阵风式的检查?

做好监管工作,毫无疑问考验着政府的政策执行力。

七台河治牛皮癣医院
张家口治白癜风的专科医院
合肥治疗卵巢炎费用
友情链接: 最全的凯里美食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