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建议中国应及早部署水科学战略研究

食材 2020年06月12日

科学家建议:中国应及早部署水科学战略研究

“开发水资源、治理污水是一项极为庞大艰巨的工作,绝对不是仅靠一些科研人员的努力就能达成目标的。治理污水是发展中国家亟待解决的大问题。而中国位居发展中国家之首,有在这方面作出贡献往往只承认被抓获时的赌博事实。”

近日,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物理系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沈元壤向中科院递交了一份关于开展水科学战略研究的建议书。

“中国应及早部署以解决水危机为长期目标的多学科交叉的水科学战略研究稿源:环球。”沈元壤对《科学时报》表示,“在世界大部分地区,水危机将比能源危机爆发得更早。”

目前的技术体系无法满足需求

水危机,主要是指生活所需洁净水的缺乏。联合国最近的报告指出,20年内水危机必然爆发,这将对中国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和生活环境造成极大影响。

沈元壤认为,虽然现在已经有很成熟的污水过滤、海水变淡水等工业技术,但在效率、价格等方面还亟待改善。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潘纲在接受《科学时报》采访时也表示了同样担忧:尽管近年来国家在水污染治理方面投入了巨大的财力、人力、物力,但现有水质改善及天然水体修复技术大都是在传统的理论框架下改进或组合,在成本、效果和效率上还远不能满足水质危机高效控制的国家需求。

潘纲以湖泊治理为例介绍,由于近年来我国湖泊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剧烈,污染控制和综合流域管理越来越被公认为治理湖泊的首要任务。“有些人认为,现有的湖泊治理技术不会在技术原理上有大的发展,主要是传统技术的集成和组合,但实际上有些现有技术从原理上就存在着规模、生态安全和效率等方面的局限性,难以满足大面积、高效率、低成本的湖泊治理实际需求。”

2008年,国务院批准国家发改委提出的1300亿元的太湖流域治理项目,滇池污染治理到2012年也计划投入1000多亿元。但据专家预测,像太湖、滇池这样的大型湖泊,即使实现了零污染排放,也至少需要几十年才能恢复健康的水生态系统。

“如果从多学科交叉的基础研究上提出解决现有技术原理固有缺陷的新原理,则有可能在搞好综合流域管理的同时,大大加速湖泊治理的进程。”潘纲说。

多年从事水的表面及界面科研工作的沈元壤,还参加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水纯化科研中心的团队,对水的研究问题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看法。他以污水处理为例介绍,处理污水主要是将水中有害的无机有机杂质、病菌等清除或变成无害

。用的方法一般有化学处理、光催化作用、蒸馏、过滤等。

“需要由科研来解决的问题是,如何用更少的能量、更少的费用净化污水,取得更多可饮可用的水。”沈元壤认为,这些问题牵涉到物理、化学、生物、材料、工程等各方面科研的结合。

2008年第452期《自然》

玉林鸡骨草胶囊价格
衢州治疗白癜风方法
关节肌肉酸痛外用药
友情链接: 最全的凯里美食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