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士大化上演黄小五的春天实现在家门口创业的梦

食材 2020年09月16日

大化上演"黄小五的春天":实现在家门口创业的梦想

广西唐柳凤  2月12日,农历正月初十。换作往年,家住大化瑶族自治县岩滩镇棉山村棉圩屯的80后黄小五,早就赶赴广东打工了。但今年,他却悠闲地领着2岁的儿子,前往村头的篮球场玩耍。  黄小五生于1981年,高中毕业后18岁的他曾远赴广东打工,进过服装厂和电子厂,虽然经常加班加点,但一年下来,口袋还是空空如也。  3年后,在父亲和家属的帮助下,黄小五参加成人高考可再生能源附加基金下发严重滞后,并考上了南宁市一所大专。2003年,黄小五开始了3年的求学生涯百度算法规则更改之后。毕业后虽然手拿大专文凭,但他仍感觉茫然。毕业后的整整一年里,他赶过很多招聘会,最终在南宁市郊区一个加油站里,成为一名加油员,月薪几百元。  我当时就寻思着,如果继续这样打工,我一辈子都娶不上媳妇,更不可能在城里安家。黄小五回忆起当时的生活,仍感慨颇多。原来,读大专的3年时间里,学市场管理的黄小五开始把目光放在家乡。他发现,家乡并不只能在石缝里种玉米和甘蔗,还是一片等待开发的林木集中地。可此前这些林木都被一些外地老板整片包下,然后砍伐拉走,完全不在当地开发。  能否在村里建个木材加工厂呢?大专毕业后,这个想法在黄小五的脑海里愈发坚定起来。在加油站工作之余,黄小五经常上搜集有关木材加工厂的信息。  2008年,黄小五毅然回到了农村,并娶妻成家。次年,他用老房子进行贷款,从农村信用社里借了8万元贷款,建起了一个小型的木材加工厂,加工卷板。加工厂运转起来后,除了黄小五,村里几个村民的就业问题也解决了。而黄小五当年就赚回本钱了。  2010年,黄小五的木材加工厂纯利润达到13万元,于是他又买了大卡车,把在广东打工的侄子叫回来负责搞运输。黄小五向透露:下一步,他打算把这个小型的木材加工厂增容,并筹划兴建宏板加工厂、家具厂等一条产业链。  采访中,发现,在棉山村,类似黄小五这样的返乡农民工越来越多了,他们有的兴建木材加工厂,有的做起苗木培育,有的则搞起了养殖,他们实现了在家门口也能打工、创业的梦想。  就此,棉山村的村委书记苏乃拔颇为自豪地告诉,这几年来,因为政府的引导、政策的倾斜,类似黄小五这样的二代农民工已经越来越多地告别了打工生涯,回到农村里自行创业,教育子女,谱写着一个个属于他们自己的明媚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