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一次性突破可能性较小短期负面影响可控吗

食材 2022年02月02日

金融:一次性突破可能性较小 短期负面影响可控 类别: 机构: 研究员:

[摘要]

据路透,中国央行拟允许商业银行适当提高存款利率浮动上限,按银行的规模分批进行。

政策背景:名义上限已经放开,但实际定价软约束仍在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此次中所提及的对存款利率浮动上限的提高主要指的是现存市场利率定价机制下所存在的利率软约束。央行此前在2015年10月已经完全放开了存款利率的上限,因此名义上国内银行存款利率已经不存在上限约束。不过在实际银行定价中,央行依然会通过“窗口指导”的方式约束银行的存款定价,主要通过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来实现(由金融机构组成的市场定价自律和协调机制)。目前各家银行的存款利率的软约束上限大约在1..5倍基准利率水平,不同类型的银行间会有一些差异。

存款利率存在上行可能,循序渐进优于一次性放开考虑到17年以来国内实际利率中枢已经进入抬升通道,金融市场利率(尤其是货币基金、理财等居民类存款负债的利率)与银行存款利率间的差距不断扩大,而银行的基准利率自15年4季度后就并未有过调整,叠加美国进入加息周期对人民币汇率的压力,因此存款利率存在一定的上行压力。事实上,今年以来由于银行存款端竞争加剧,银行实际的存款成本已经进入抬升通道,今年大幅增长的结构性存款就是最好的证明。我们认为如果央行在此时适时放松对于存款上浮区间的管理,主要的目的是对于当前存款与金融市场双轨利差的纠偏,存在一定合理性。但需要注意的是,如若调整,我们判断央行依然会循序稳健地推进,一次性完全放开存款利率管制的可能性较小,将存款上浮区间扩大10%,亦或是先行放开居民和企业大额存单的利率上限。

降低存款准备金率 2018年4月16日央行拟放开存款利率浮动上限点评:一次性突破可能性较小,短期负面影响可控2对银行的短期影响:负债端成本抬升,对息差的负面影响可控我们认为对银行的影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最终央行对于政策的选择。如果考虑渐进式放开的情况,我们认为短期对银行息差会有一些负面影响,但幅度可控。我们测算了将银行将各期限存款利率上浮比例提升10%(活期存款利率不变)的情况,预计上市银行18年息差的负面影响在 个BP,净利润增速的负面影响在2.2%,整体幅度可控,需要注意的是,如进一步考虑银行通过资产端的部分转嫁予以对冲,实际影响会进一步好于测算。因此,如果政策调整基于以上假设,我们预计18年行业息差改善幅度会有所影响,但走阔趋势不变,预计考虑存款上浮后的息差改善幅度在BP。

武汉白癜风
云南治不孕不育专业医院
石家庄看妇科专业医院
友情链接: 最全的凯里美食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