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竹产链深度分析公开

汤羹 2020年05月03日

[ 欧盟驻华代表团公使衔参赞高佑翰赞美称“竹子是比木材或混凝土更可再生和可持续的资源,极快的生长速度,能够为当地农民、工厂工人、手工业者等带来稳定收入。在灾后恢复中这特别重要” ]

开花后竹子会成片枯死,所以种竹子的人最怕看到竹子开花。不过,眼下在四川和浙江,另一种“竹花”正在盛开。45个山村、240多家中小型竹企业和合作社实施了5年的“中国可持续竹加工企业发展项目”已经让当地5万多低收入农民受益。特别在曾遭“5·12”大地震重创的四川,实行3年后,这一项目获得了联合国和世界银行颁发的“世界灾后重建大会”创新奖。

欧盟驻华代表团公使衔参赞高佑翰前不久在实地参观后对此很是赞美,称“不仅由于竹子是比木材或混凝土更可再生和可持续的资源,它的额外好处是,得益于极快的生长速度,能够为当地农民、工厂工人、手工业者、建设者和企业家带来稳定的收入。在灾后恢复中这尤其重要”。

9月初,国际竹藤组织(INBAR)环境项目部主任楼一平告知《第一财经》,该组织正计划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竹子产地推广这一项目的成功经验。

收入从千元跃至过万

9月1日傍晚,四川宜宾长宁县富兴乡宝联村。一场小雨过后,山间竹影摇摆,翠绿欲滴。几位村民正在竹林中埋放菌苗。46岁的丁文会告诉,之前在镇子上帮他人卖竹器,一年的收入也就几千元。

“现在回村里种竹子,每年有3万多元的收入,加上养猪和空闲时打点零工,全家的收入超过5万元。”她说。

2012年,丁文会等村民加入了长宁县金竹林业专业合作社,这是村民们自发成立的合作组织。该合作社理事长王世云告知,合作社由周边5个村的734名村民组成,大家都以林权入股,整合后的竹林总面积有1.29万亩。

如今,丁文会们种植的竹子已有碗口粗、二三层楼高,“已经成材了。”王世云说,合作社每一年除竹材收入外,还有竹笋、竹荪、竹编等收入,“农民们现在也学精了,整根的竹子会分段卖,这样价钱更高。”

楼一平给讲述了另一个故事:四川都江堰大关镇桃园村的何绍清老人有0.2公顷的竹林。2009年,何绍清参加了“花旗竹资源管理培训项目”后,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自己的竹林中,收入从2008年的1000元增加到2010年的3000元。

这之后,他买了2000株竹苗,将竹林扩大到1公顷。这又为他带来了3万多元的收入。如今,何绍清的儿子也不再外出四周打工了,留在家里和父亲一起经营竹林。

浙江临安横畈竹笋专业合作社社长罗德法告知,该合作社2012年12月成立,注册社员103户,有竹林2600亩。截至今年5月底,合作社及竹农竹笋销售收入已超过1.5亿元,竹农平均净收入3万元。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宜宾市就被国务院列为“大林业开发试验区”。9月2日,宜宾市副市长张敏告知本报,宜宾正重点发展竹浆粕、竹纤维、竹型材、竹食品产业,延伸竹林产品加工链,提高竹业附加值。

“林产业特别是竹产业正在成为我市林农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张敏说。他展示的一组数据显示,到2014年上半年,宜宾已建成现代林业产业基地26.7万亩,建成竹业产业基地13.36万亩,新建造纸原料林基地21.06万亩,林业总产值达到70亿元,农民人均从林业中获得的收入有117元。

竹产链正在形成

地方官员认为,近年来宜宾市竹产业快速健康发展,正是得益于“中国可持续竹加工企业发展项目”的引领。

“中国可持续竹加工企业发展项目”于2008年汶川地震后启动,旨在帮助四川地震受灾群众通过竹制品的生产和加工,恢复正常生产和生活,解决生计,增加收入。

楼一平告知,“5·12”汶川特大地震后,震中附近的一些城镇80%建筑被毁,550多万人无家可归,建筑材料紧缺。国际竹藤组织专家组在调研中发现,受灾地区有大量的竹子资源。竹子材质抗拉强度高,具弹性,是一种理想的建筑和家具制造原料。竹竿生长极为迅速,全年都可砍伐,也可以迅速增加农民收入。

根据灾后调查结果,国际竹藤组织向四川省有关部门提交了竹产业发展综合方案,建议利用当地竹子资源,开展灾后重建和生态恢复。

2009年2月25日,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欧兆伦和国际竹藤组织前总干事古珍博士在北京共同宣布启动这1项目。这1项目在实施进程中,由花旗集团基金会出资,目前已累计出资130万美元,国际竹藤组织主持实行,四川省林业厅和四川农业大学等单位参与实施,项目在宜

1.凡是本原创的报导,均会注明来源“中国木业信息”,欢迎各媒体站转载,请尊重知识产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木业信息。

2.凡是我方站转载的,均会注明来源,旨在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发邮件到woodinfo@,我方1个工作日会做删除处理。

预防心绞痛吃什么药
心绞痛患者能吃中药通心络吗
沧州治疗前列腺增生方法
友情链接: 最全的凯里美食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