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论有权力不等于有领导力哈

汤羹 2022年01月11日

(图片来源于人民)

2014年4月15日,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 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时隔两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2016年4月15日即为第一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据新华社北京4月14日电,中央国安委主席 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保证人民安居乐业,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 。全面部署实施国家安全法教育、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

【新华社】

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

4月14日新华社社论题为 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 ,评论员文章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因素明显增多,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任务繁重艰巨,抓好 国家安全 这一头等大事关系发展全局、国家命运和人民幸福。

经济增长景气度下降 文章强调,在我国长期处于和平发展、改革开放的条件下,必须 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国家安全形势 ,将总体国家安全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人民】

总体国家安全观 须确立国家安全的人民主体性

4月15日,《人民》头版社论指出, 今天,维护国家安全的任务和要求发生了巨大变化,国家安全的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影响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 。

文章透露出强烈的忧患意识,指出当下中国在国家主权、统一和诸多安全领域面临不少压力和威胁,着重强调当前世界处于 大变革大调整时期 ,各种安全风险挑战前所未有,因而必须 提醒全体公民认清国家安全形势、增强危机忧患意识、树立国家安全观念 。

在此基础上,文章将忧患意识上升为 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当前特定的历史条件与社会客观环境,将 忧患意识 解读为 枕戈待旦的危机意识 志在安邦的意识 时不我待的奋进意识 ,意味深长。

社论进一步指出,人民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核心。国家安全活动的根本目的是 尊重和保障人权,依法保护公民的权力和自由 。只有确立了国家安全的人民主体性,方能真正构建 安全的命运共同体 。

【解放军报】

军事手段始终是维护国家安全的保底手段

4月15日《解放军报》本报评论员文章强调指出,在当前 三期叠加 、 生存安全问题和发展安全问题、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交织 、 周边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争端、大国地缘竞争、军事安全较量、恐怖主义威胁凸显 、 家门口生乱生战的可能性增大 的形势下,军事安全是政治、经济、国土、国民、络、资源等安全的 坚强保障 ;军事手段 始终是维护国家安全,有效遏制、抵御外来侵略和颠覆的保底手段 。

【光明】

以国家核心安全需求为导向 筹划和维护军事安全

同日的《光明》评论版刊登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副主任唐永胜文章重申了军报观点,强调 军事安全在整个国家安全体系中发挥至关重要的支柱和保障作用,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和长治久安 。

但筹划和维护军事安全需要具有宏观视野, 必须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的高度 ,要以 国家核心安全需求为导向 。强调要 把战争问题放在国家安全大局中来认识来筹划,避免出现严重的战略性失误 。

肠道不好怎么办
肠易激综合怎么治效果比较好
肠易激综合吃什么药
友情链接: 最全的凯里美食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