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猩红热的中药

西餐 2020年02月18日
治猩红热的中药,煮汤喝三天就好

  一味中药煎服,三天治猩红热

  临床血液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增加,中性粒细胞增多,咽拭子或脓液培养,分离出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咽拭子涂片免疫荧光法查出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红疹褪色试验呈阳性。本病的形成主要是通过与病人或带菌者接触,或经空气飞沫传播,或经皮肤伤口感染所致。因而预防本病要做到隔离患者至痊愈及咽拭子培养阴性。

  本病属中医学“丹痧”、“烂喉痧”或“烂喉丹痧”范畴。临床可分为邪侵肺卫,毒在气营,疹后阴伤三个证型。

  1、邪侵肺卫型:症见发热骤起、头痛畏寒,灼热无汗,咽部红肿疼痛,可影响吞咽,皮肤潮红,见隐约细小红点,状如锦纹,舌苔多薄白或薄黄,舌质多红,脉浮数有力。治宜辛凉宣透,清热利咽。

  2、毒在气营型:症见壮热不解,面赤口渴,咽喉肿痛,伴有糜烂白腐,皮疹密布,色红如丹,甚则色紫如瘀点,疹由颈胸开始,继而弥漫全身、压之褪色,见瘆后的1?2天舌苔黄糙、舌质红刺,3?4天后舌苔剥脱,舌面光红如刺,状如杨梅,脉数有力。治宜清气凉营,泻火解毒。

  3、疹后阴伤型:症见丹痧布齐后1?2天,开始皮肤脱屑,此时身热渐退,咽部糜烂疼痛亦渐减轻,但留有低热,唇口干燥,或伴有干咳,食欲不振,舌红少津。治宜养阴生津,清热润喉。

  【黄芩煎剂】

  组成:黄芩10克。

  用法:取上药10克,加水200毫升,取汁80毫升,分3次服用,连用3天。

  功效:清热泻火解毒。

  主治:小儿丹痧,热毒壅盛,发热,口渴,咽喉红肿,皮疹密布。

  【蓝靑甘草饮】

  组成:板蓝根15克,大青叶15克,甘草5克。

  用法:上药加水500毫升,煎煮约20分钟,取汁150毫升,分3次服用,日1剂。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

  主治:小儿猩红热,毒在气营型,全身皮疹,发热,咽痛。

  【苹果玉竹瘦肉汤】

  组成:玉竹25克,苹果1?2个,瘦肉150克。

  用法:苹果去心切片,与上料同放入锅内,加适量清水,煲1小时,以少许盐调味,分次饮汤。

  功效:养阴生津,健脾和胃。

  主治:猩红热,疫后伤阴型,丹疲身痧渐退,口干纳少。

手肿了冷敷还是热敷
湿毒清胶囊多少钱一盒
脑梗塞最佳治疗时间
更多阅读
友情链接: 最全的凯里美食攻略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