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邸制不是万能的制度

西餐 2020年06月09日

核心提示:十八大以来,中央相继开始治理“饭桌上的腐败”和“车轮上的腐败”,且取得了明显成效。把反腐对准“住房腐败”,是反腐力度不断加强,也是反腐制度在不断完善。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 探索实行官邸制 后,官邸制引发前所未有的关注。虽然官邸制在中国古代、西方国家早已有之,但在腐败与反腐败形势严峻、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探索实行官邸制,还是让人们眼前一亮。(详见本报12月16日深度报道)

近年来, 以权谋房 已经成为腐败的新形式。十八大以来,中央大力反腐,已经有十多位省部级高官涉案被查。这些官员大多涉及住房腐败问题,比如,原铁道部长刘志军贪污腐败案中涉及的房产高达 74套,原山东省副省长黄胜有房产46套内蒙古。

探索实行官邸制,是中央健全反腐体系、治理住房反腐的又一制度设计。十八大以来,中央相继开始治理 饭桌上的腐败 和 车轮上的腐败 ,且取得了明显成效。把反腐对准 住房腐败 ,是反腐力度不断加强,也是反腐制度在不断完善。

但从制度反腐来看,官邸制只是反腐制度体系中的一个而已,并非万能。

首先,官邸制的适用范围是有规定的。中央纪委监察部站刊载《〈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解读:规范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工作生活保障制度》一文,针对官邸制给出的说明是,官邸制是 为高级干部配置官邸 。即使根据官邸制课题负责人汪玉凯教授的建议,官邸制适应范围也只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各省、市、县的党政一把手和检察院、法院一把手,异地交流官员。由此可见,还有大量的官员是不能入驻官邸的。这些官员的住房腐败问题怎么办?尚需探索。

其次,官邸制只是针对 公房 。住房腐败形式多种多样,综观现有的官员住房腐败问题,除了侵占公房外,更是有大量的其他住房问题,比如私人豪宅,以及众多来源不明的房产,等等。可见,针对 公房 的官邸制并不能解决住房腐败的所有问题,还需要其他制度配套实施。

再次,官邸制本身不是万能的。官邸制只是一个制度设计而已,其落实、生效还需要其他制度的配合。比如,建立严格的住房监察制度,在建立官邸制的过程中,予以监察;建立干部住房腐败的问责制度,对违反规定的行为要追究;更为重要的是,要建立干部住房公开制度,接受社会舆论的监督。

中央试图通过制度化的顶层设计,来推动反腐进程,其意义重大。它既可以防范以权谋私,抑制住房腐败,也可以通过制度逐渐培养官员的廉政意识,完善反腐的制度体系。但是,官邸制毕竟只是反腐制度体系中的一环而已。官邸制的效果,需要其他制度的配合;制度腐败法院认定方是民、崔永元均有部分微博构成侵权,更需要高超的顶层设计。

三明白癜风医院
灰指甲治不好怎么办啊
怀化治疗白斑病费用
友情链接: 最全的凯里美食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