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高精尖北京推出新版产业负面清单

小吃 2020年07月03日

原标题:聚焦“高精尖”,北京推出新版产业负面清单

前不久,北京市政府公布了《北京市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2018年版)》(以下简称“新版《目录》”)。相较于2015年版,新版《目录》充分考虑提升城市品质、保障城市运行和满足百姓生活服务的需要,进行了7 处修订。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牛凤瑞认为,在北京的四大定位中最具首都功能意义的是全国政治中心。新版《目录》反映了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的决心。

北京市房地产法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赵秀池向中国建设报表示,新版《目录》主要亮点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将2015年版《目录》的“全市范围、城六区、城市发展新区、生态涵养发展区”调整为“全市范围、北京城市副中心、中心城区和北京城市副中心以外的平原地区、生态涵养区”;二是体现首都功能定位,对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高精尖产业、高端制造业予以支持;三是保障城市运行和群众生活需要;四是引导新增产业,发展绿色生态环保产业;五是结合疏解整治促提升的要求,禁止人防工程从事住宿业等活动。

据了解,在北京明确了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全新城市战略定位和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战略目标的前提下,2014年北京市政府印发实施的《北京市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2014年版)》从源头上对非首都功能增量实行清单式严格管理。在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实施后,为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加快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目录》于2015年进行了首次修订。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协同政策处处长段艳红表示,新版《目录》坚守底线不放松,从源头上严控非首都功能增量,同时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社会普遍关注的高端制造业配套类产业、保障城市运行的产业以及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生产生活性服务业,并进行了相关细化和修订。

具体而言,此次修订重在突出精细化管理,包括“1+4”分区域差别化禁限管理等。新版《目录》将原“1+ ”的分区域差别化禁限管理调整为“1+4”的分区域差别化禁限管理。“1”指适用于全市范围;“4”指在执行全市层面措施基础上,分别适用于中心城区,北京城市副中心,中心城区、北京城市副中心以外的平原地区,生态涵养区。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结构调整处处长唐建国表示,在支持高端制造业配套类产业上,新版《目录》注重从产业链条、综合竞争力角度进行把握,区分传统产业、新兴产业的链条环节,对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高精尖产业和环节予以细分支持,避免“一刀切”。

对此,新版《目录》明确,在制造业中,除东城区、西城区外,全市范围内对研发、中试、设计、技术服务等非生产制造环节均予以细分支持;对新能源车整车、新能源专用关键零部件、工业机器人制造等鼓励发展的重点产业不予禁限;对符合条件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或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在申办建筑业相关资质时予以支持,不予禁限。“新版《目录》体现出的最重要的一点是让北京‘瘦身健体’,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中国地产是中国互联中心·中国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站。以引导正确的行业舆论导向为己任,为行业上下游关联企业、相关产业提供一个高效沟通与互动的优质平台。

晋中白癜风医院有哪些
治疗孩子积食药品
月经量多会造成什么后果
友情链接: 最全的凯里美食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