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不良资产证券化实质重启资本与成本优势DG
金融:不良资产证券化实质重启 资本与成本优势尚不明显 类别: 机构: 研究员:
在那里专业SEO工作者的工资都在三千元以上。而对于二线城市来说就不行了。就像我上面说的老板不懂[摘要]
核心观点:
不良资产证券化的特点不良资产证券化和正常资产证券化的最根本差别就在于现金流和基础资产价值的差别:不良资产证券基础资产多为未按合同还款的高风险贷款或经过测试推定无法按期收回的贷款,贷款回收可能来自借款人、担保人、抵押物担保人等,未来现金流来源复杂。同时,受市场环境、借款人资信、处置方案等多方因素影响,回收难度大,回收额与回收时间不确定,未来现金流稳定性低。
收益上看,正常信贷资产证券发行规模一般与其账面价值保持一致,发行成本低于贷款利率,通常会为发起人带来发行盈余。而不良资产支持证券由于其基础资产风险水平高,发行规模较面值折扣较大,折扣部分作为发起人的处置损失,需进行核销和确认。较高的回收成本导致产品成本增加,发行成本也相对较高。
产品设计上,次级证券规模风险覆盖范围更广,且对信用增级及服务人的要求更高。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次级证券要求能吸纳信用、流动性、市场风险三部分损失。除了传统的优先-次级结构外,还需要设置充足的超额抵押、额外的流动性支持、流动性储备账户设置、更加严格的回收款触发机制等增信机制。
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国际比较与历史比较不良资产证券化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在曾深受银行体系不良资产困扰的美国、意大利、日本和韩国运用最为活跃。作为结构融资手段,其在提高资产流动性、有效配置资源等方面具备优势。与国外不良资产证券化案例相比,2004年工商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案例中,银行的操作中显得更为谨慎,其基础资产信用级别较高,且风险隔离不彻底。作为证券化资产的不良贷款并没有真实出售,未起到完全隔离银行破产风险的作用。
中行招行试点落地,推行真实的风险隔离,资本与成本优势尚不明显本次中行、招行发行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特点可概况为三方面:一是与美国与正常贷款打包证券化的做法不同,入池资产均为不良贷款,是真正的不良资产ABS;二是在风险控制方面实现了真实的风险隔离与出表;三是入池资产选择审慎。招行开启了首单信用卡不良资产证券化,也是首单零售类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
中、招两行均选择了实际风险较低的资产,而发行金额与入池资产未偿余额之比分别为24.01%和11.11%,相较出售、自行清收等传统的不良处置方式,成本优势并不明显。此外,根据《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商业银行持有未评级的资产证券化风险暴露按照1250%的风险权重计算风险加权资产,对银行的资本占用较高,相应降低了银行开展此类业务的积极性。后续不良证券化业务的发展与推广,仍将视市场建设、供需情况而定。
风险提示:1、经济增长超预期下滑,资产质量大幅恶化;2、货币政策超预期收紧。
太原子宫内膜炎治疗费用天津男科治疗医院
南通治疗妇科
-
澳大利亚雪鸽竟是世界上最小的鸽子位置
小吃2022年06月13日
-
溺爱狗狗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图位置
小吃2022年06月13日
-
深圳野生动物园年度动物王国新闻十位置
小吃2022年06月13日
-
深圳山体滑坡一只生还犬绝食找主人图位置
小吃2022年06月13日
-
清道夫鱼怎么分公母挑选清道夫鱼有方法位置
小吃2022年06月13日
-
你问马尔济斯犬爱你有多深忠诚代表它的心位置
小吃2022年06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