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住房限购传闻来袭开发商一片惶恐生存

饮品 2020年05月05日

导读:按照商住产品存量排行,北京前十大开发商分别是:、、天恒置业、北京城建、恒大地产、地产、美融加、建工集团、首创置业、天洋控股。

北京商住房市场正经历着暴风雨前夜的恐慌。

近日,一条 北京商住房将全面限购 的消息被疯狂转载,起因是 门头沟区域商住房暂停签 。

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了北京几家品牌开发商高层。他们普遍低调而谨慎地表示,并没有从确切渠道得到有关北京商住全面限购的信息,但按照 无风不起浪 的市场经验,这则传闻的可信度 仍然比较高 。

商住限购传闻始末

6月6日下午,北京门头沟区停止签的传闻,得到证实。但21世纪经济报道注意到,并没有确切消息表明,门头沟停止签是由于商住限购。

门头沟区住建委相关人士对外表示, 我们也是接到上面通知(才停止签)。不过上说商住限购的事儿是谣传,我们没得到这样的消息。

然而,市场对于政策传闻的敏感度出乎想象。随后,不少楼盘开始抓紧机会促销。二手房中介机构也趁机推广自己代理的项目。

大兴某项目听到这则传闻之后,当天便通知客户临时开盘。该项目负责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坦陈,基于通州此前已针对商务型公寓和商办项目进行限购,再加上门头沟停止签的传闻,他们认为,该消息不会是 空穴来风 。这位负责人直言,在符合销售节奏前提下,提前开盘确与北京商住全面限购传闻有关。

一个令开发商 色变 的参照数据是,商务型公寓和商办项目从严限购的通州区域,成交量暴跌到冰点。北京市提供的数据显示,5月5日限购一个月后,通州非住宅类产品成交量跌幅超过99%,公寓产品签约累计仅1 套。

通州区的限购规定是,5月6日起向三类家庭暂停出售商务型公寓。该区新建商业、办公项目,今后将按照规划用途销售,不能卖给个人,只卖给企业。

巨大的商住市场

在北京房价地价高企的背景下,商改住的供应量越来越大。

所谓商住房,是将商业、公建用地建设为居住属性的一种产品。严格来说在使用用途上存在着一定的违规嫌疑。在建设销售过程中,开发商为了快速回笼现金流,将商业性质的产品以打擦边球的方式,改成住宅类产品销售。在北京地价高企,住宅市场日趋豪宅化的当下,商住房由于不限购,总价相对较低,越来越受到刚需人群的青睐。

中原地产研究部统计数据显示:今年截至6月11日,北京新建商品房中,住宅签约20742套,而公寓类物业签约26 6套,占比高达55.9%。这一比例是历史最高点,2015年为28.5%,此前的比例基本都在 0%以内。

中原地产分析师张大伟按照单个项目汇总的办法粗略统计结论是,目前商住产品存量约 万套。新建商品住宅的存量是6万套。

张大伟称,今年以来公寓成交超过住宅的主要原因,除了通州部分项目突击签约增加几千套外,住宅产品高端化是主要原因。目前北京新房、二手房住宅的门槛,在 00万-400万左右,200万以内的这部分需求只能选择公寓类物业。另外,土地供应结构也在发生变化。过去2年,北京住宅土地供应结构中,包含了大量的公建类物业,特别是在近郊区、郊区,商业氛围欠缺,这些土地更多建设成为包含居住功能的公寓类产品。

21世纪经济报道从一家数据统计机构得到一份 商住供应情况及开发情况 ,这份数据显示,北京市至少有56家开发商拥有商住类产品,存量总计约为818.9万平方米。按照商住产品存量排行,北京前十大开发商分别是:绿地、万科、天恒置业、北京城建、恒大地产、、美融加、建工集团、首创置业、天洋控股。但由于存在合作开发、交叉持股等情况,该数据未必很准确。

中国地产是中国互联中心·中国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站。以引导正确的行业舆论导向为己任,为行业上下游关联企业、相关产业提供一个高效沟通与互动的优质平台。

阜新治疗白斑病费用
抚顺治疗白斑病费用
腰椎管狭窄
友情链接: 最全的凯里美食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