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之交养生有讲究
长夏的湿热尚未完全退去,秋令的凉燥之气已然南下。立秋已过,天气还是有点炎热。
季节交替是各类疾病容易乘虚而入的时节,但只要注意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就能提高我们的免疫力,有助于抵御各种疾病。
夏秋之交饮食牢记四要点
?合理三餐
最为关键的早餐应以高蛋白食物为主,喝点豆浆或牛奶,同时搭配一点蔬菜和水果。在热能分配上合理的三餐比例是早餐占30%、中餐占40%、晚餐占30%。而对于肥胖人群应该要适当控制每日总热能的摄入,尤其减少食用花生、核桃、芝麻等热量较高的食物,并减少零食的摄入。
?优质蛋白的补充
适当摄入肉类、鸡蛋、牛奶等优质蛋白质,不仅能增强体力,旺盛精力,还因优质蛋白质中富含可使大脑清醒和警觉的酪氨基酸,有助于驱除“秋乏”。
?高纤维、高矿物质宜多食
多食高纤维、高矿物质的食物,可以补充人体维生素和无机盐的不足,同时还可充分满足人体肝脏的需求。比如荠菜、芹菜、菠菜等可起到清热解毒、凉血明目、醒脾开胃等作用,同时适当吃些葱、姜、蒜,可以祛散阴寒,具有杀菌防病的功效,减少季节性疾病的发生。
?粗细搭配
慢性疾病跟饮食精细有直接关联。精米、精面口感好,但加工中去掉了富含B族维生素、钙、锌、铁和膳食纤维的外皮,容易导致维生素、微量元素缺乏。而小米、高粱、山药、芋头等五谷杂粮的营养素却很丰富。所以我们倡导粗细搭配,适时享受粗粮之美味,才能保障足够的营养素摄入。
夏秋之交养生牢记三句话
?避凉以护胃气
虽然有“秋老虎”,但也不要因为白天天气尚热,就可以像夏天那样为所欲为。饮食上首先需减少西瓜、雪糕等生冷、寒凉之品的摄入,尤其是那些平时就容易腹泻的人。同时尽量不要在早晚气温低的时候进食这些食物,以防寒凉伤脾。
夏秋之交,虽然气候已经转凉,但湿热之气仍未完全退去,细菌容易滋生,因此也特别要注意饮食的卫生,以防病从口入。对于脾胃虚弱容易腹泻的人,以及肺脾气虚,容易感冒的人,可适当进食一些扁豆、山药、茯苓、苡仁等健脾益气,易感冒者还可适当加用玉屏风散益气固表。而对于想“贴秋膘”的朋友,则需要缓一缓,湿热之气尚在,过多的油腻滋补反而容易困阻脾胃,使运化失常,出现消化不良、腹胀腹泻,以致正气损伤。总的来说,夏秋之交的饮食要以清淡生津而不滋腻为原则。
?养阴以防秋燥
秋三月,燥金当令。“燥胜则干”,平素肺阴不足的人就容易出现口干咽燥、鼻中干痒,口唇干裂脱屑,干咳少痰等不适症状。发生感冒,也容易出现上述鼻燥咽干等燥邪肺之证。此时可适当进食一些养阴清肺,润燥生津之品,如银耳、百合、梨子等,同时增加一些当令水果的摄入也是不错的选择。
“肺与大肠相表里”,燥邪不仅容易损伤肺阴,也容易伤大肠的津液,从而出现大便干结,便秘等不适,此时在滋养肺阴的同时,也可加一些润肠通便的芝麻、蜂蜜等。同时水分的补充也必不可少。当然之前所述的脾胃虚弱容易腹泻者,则不宜食用这些养阴润肠之物了。
?日常起居防受凉
随着昼夜温差的增大,在日常起居上,需要随寒热适时增减衣物,尤其是老年朋友早晚外出锻炼的时候,随身多带件衣服,做好保暖的工作,以防感冒、腹泻的发生。平时的锻炼要注意强度适当,以柔和徐缓的太极、八段锦、五禽戏为主,防止大量的出汗而损伤人体的阳气与阴液。此外,入秋之后金气当令,以收敛为主,相应的,人体也应该减少剧烈的活动以收敛阳气,适当的增加睡眠的时间以培育阴气。
怎么防止中风复发
宫颈炎好治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