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真假老子永恒

主食 2021年04月12日

解读:真假老子(1)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约与孔子同时云。盖老子百六十有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自孔子死后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儋dǎn见秦献公,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

老子图,法常作,(日)冈山县立美术馆藏,图中的老子招风耳、秃头、张巨口,鼻毛直挂唇边,形貌虽丑,却又奇绝脱俗。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81章)【译文】n诚实的言辞不华丽,华丽的言辞不诚实。好人不巧辩,巧辩的人不好。有智慧的人学问不驳杂,学问驳杂的人没智慧。

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逢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

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游者可以为纶(ln钓鱼用的丝线),飞者可以为矰zng。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老子其人与其书

?按照《史记》的说法,老子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言而去。

关令尹喜见紫气,知圣人将至,留老子著书,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注:请留意老子的大耳朵,聃,圣,耳顺;苏格拉底(前469年--前399年)比老子晚大约100年,而且老子的思想多创新之处,故第一;

据史书记载,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他大约生活于春秋末年,与孔子同时而略早,他曾任周王朝的守藏室之史。

《庄子天下篇》盛称老子为古之博大真人,并极力推崇其学说体系。《韩非子》有《解老》、《喻老》篇,大约《老子》产生在战国早期。?《老子》书名解读:?《老子》分为道经与德经两部分,既探讨了自然无为的道,也由道而德,进而论述了作为人安身立命之本的基本德性原则,其中包含了不少对立转化的朴素辩证观点。共81章,五千余言,章无标题,章与章之间无有机联系。?汉以后道教将其列为经典,多以《道德经》称之。

《老子》一书的主要思想

1、以无为为本的天道观(宇宙观)n道是宇宙的本源,宇宙乃是自发的产生,并非神造n道常,(悟道的常识),无为而无不为(用无为的方法达到无所不为的目的)。(《37章》)。?天下万物生于有(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而有是生于无的)。(《40章》)。?道生一(大道生就了无极),一生二(无极生就了太极阴阳),二生三(太极阴阳生就了天地人),三生万物(天地人生就了万事万物)。(《42章》)。?道的基本德性原则:生而不有,(它们生育万物而不占为己有),为而不恃,(无所不为而不自恃有功),长而不宰(统领万物而不任意宰割),是谓玄德(这就是恩泽天下的玄德)。(《51章》)。宇宙间并无普遍适用的道理道,可道(无形的大道如果能说清楚),非常道(就不是至高无上的规律了);名,可名(有形的认知如果一成不变),非恒名(就不是正常的有形世界了)(第1章)恒:普遍之意,通行本作常,乃因避汉文帝刘恒讳。道隐无名(大道隐藏在无名事物中)(第41章)注:《老子》中的道是多义性的,既指真理,也指宇宙的本源等。

2、自然无为的人生观?一是自然:人法地(人取法于地),地法天(地取法于天),天法道(天取法于道),道法自然(道的法则是自然形成的)。人类应该遵循自然规律

(《25章》)。

不会占用装备的位置 ?知常曰明(第16章)常:自然规律。?二是无为:不为而成(不为自身欲望左右而成事)。(《47章》)。?为者败之,(为所欲为者必败),执者失之,(执迷不悟者必失)。是以圣人(因此圣明之人),无为故无败,(不去为所欲为所以不会失败),无执故无失(不会执迷不悟所以无失方向)。(《64章》)。三是知足:?知足之足(以知足为满足的人),常足矣(永远是满足的)。(《46章》)。?祸莫大于不知足(最大的灾祸莫过于不知足)《46章》。?四是不为天下先:?我有三宝,持而保之(我们有三件宝抱持而得以保全自己)::一曰慈(第一件说的是慈爱),二曰俭(第二件说的是俭朴),三曰不敢为天下先(第三件说的是不敢接受无中生有的赞誉)。(《67章》)。?《老子》善以水为喻:?上善若水(上等的善就如水一样),水善(水善的表现形式是):利万物而不争(滋养万物而不争功),处众人之所恶(甘居众人之所唾弃),故几于道(所以水最接近于大道)。(《8章》)。

南昌医院哪妇科好
长春男科
杭州妇科习惯性流产治疗多少钱
友情链接: 最全的凯里美食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