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震荡下指数基金定投能挽救吗了

主食 2022年01月25日

股市震荡下 指数基金定投能挽救吗?

指数基金已走过16个年头,在今年A股整体下跌的情况下,其规模不降反增,尤其是ETF不断创造新纪录。

根据基金业协会数据,截至今年三季度,指数基金规模共计5382.5亿元,环比上个季度增长了490.6亿元,ETF的规模单季度暴增351亿元,总规模达到2897亿元。

自6月1日A股纳入MSCI指数体系,大批成熟的国外资本进入内地市场,追逐的也是指数基金。

“是不是说指数基金大势已定?”腾讯金融科技副总裁马晓东近日在深圳举行的首届“全球指数基金论坛”上提出疑问。

从全球市场看,指数基金在国外尤其是美国市场发展比较成熟,规模增速很快,在全球各大类细分产品中,属于最快速发展的产品。

指数基金投资的根本推动力量需要指数长期上涨。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投资指数基金仍需要择时、择风格。

巴菲特曾多次说过:对于个人投资者,最好的投资方式,就是指数基金定投。

这让指数基金暴得大名。但在中国,直到2018年,指数基金才迎来自己的春天

,规模暴增,被很多市场人士视为继主动权益基金、货币基金大发展之后,指数基金的元年。

节目会在邀请嘉宾方面有创新 这在国外市场可以找到例证。马晓东表示:“美国市场似乎也在讲同一个故事,从2009年算起,被动基金已经连续十年获得资产净流入,尤其是最近三四年,资金一方面从高收费的主动基金中撤出,另一方面涌进了低成本的指数基金和ETF,这使得它们总规模已经占到美国市场的35%。”

不过,中国的指数基金增长虽快,但相对于三季度末13.16万亿元的公募基金总规模,占比仅4%。所谓指数基金,就是以特定指数(如沪深300指数)为标的,并以该指数成份股为投资对象,购买全部或部分成份股构建投资组合的基金产品。

指数基金的优点极其明显:一是,从事被动投资,投资策略简单明了,非常易于普通投资者理解。二是,银行理财等资管市场正在进行净值化转型,投资人过去已经适应了预期收益型“保本”的产品。过去,投资人被“余额宝”等货币基金完成了投资者教育,但近两年货币基金规模监管趋严、收益率也较以往大幅下降。在从风险较低的货币基金、银行理财产品向风险较高的权益类产品、净值型理财转型过程中,选择风险收益较为透明的指数基金作为过渡也是一种策略。

成都较好的癫痫医院
天津治疗妇科医院哪好
玉溪治疗白癜风好的医院
友情链接: 最全的凯里美食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