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养胃还是伤胃
糯米的食用方法比较多,我们爱吃粽子就是用糯米做成的,粘性比较强,口味劲道,但老年人却常说糯米不好消化,不宜多吃。还有人讲糯米吃多了会伤胃,有人说糯米养胃,对于这种情况争议还是比较大的。经过大量的实践证明糯米不是会伤胃的,而且有非常有营养,特别适合脾胃虚弱的人群食用。
糯米,又称江米,属大米类,自古有之。古人说:糯米“补脾胃,益肺气之谷。”唐代医学家孙思邈认为:“脾病宜,益气止泻。”中国医药史上,多部医书对糯米都给予了类似的评价,并将其作为滋补佳品,或与其他药材配伍用于治病。
一、糯米养胃还是伤胃?
根据古今医学理论和实践,可以结论:糯米能补脾胃。食物经脾胃运化而转化为人体之气血。脾胃功能强大,则后天气血充盈。随之可提升人体的中气,改善便溏、腹胀、畏寒等现象。因此,特别适合气短无力、体虚多汗、头晕眼花、脾虚腹泻之人食用。也适宜肺结核、神经衰弱、病后产后之人食用。
二、那么,为什么有些人食用糯米后胃部会产生不适呢?
1、首先,与食用量和食用方法有关。糯米所含淀粉的特性是消化快,但又消化不完全。当食用过多时,相应的不易消化成分会积存起来,给胃部带来沉重负担。另外,食用糯米宜热不宜凉,糯米在加热状态下会糊化,有利消化酶分解。在冷却状态下则老化回生,凝固紧密,当然消化就困难多了。其次,与体质有关,若内火旺盛、发热、咳嗽痰黄、肠胃运化功能弱等,食用糯米就会带来负面影响。
2、由此可见,经常适量的食用糯米,对身体是有极大好处的。尤其在稀食和热食的情况下。对于肠胃功能不好、糖尿病、肥胖症、身体有炎症的人则应谨慎。
3、中医古籍评价糯米“补中益气,健脾暖胃”,不少人有些犯蒙:“既然糯米不易被完全消化,为什么又会有益脾胃呢?”中医理论中有“五脏六腑”,这些器官的概念与现代医学对器官的定义有一定的出入。中医理论中,脾的主要功能是运化水谷、水湿和统血。
大白话解释即为主管食物消化、人体水液代谢平衡和血液循环。中医认为“气为血帅,血随气行”,如果气不足,则血不足,如果气充盈,则血充盈。而糯米在中医中被认为具有补气功能,因此能够促进气血充盈,具有“健脾暖胃”的功效。实际上,中西医为不同的医学理论体系,按照各自的理论来分析糯米,谈不上矛盾。
舒尔佳减肥效果怎么样
骨质疏松能治好吗
- 上一篇:黑木耳银耳用开水水泡发后
- 下一篇:秋季养生粥的做法及功效有哪些